“两年多没有出门,长安变化好大呀。”看着生活的地方越来越繁华,长安区新都市小区80岁老人王春明感慨道。5月3日一大早,韦曲街道西长安街社区志愿者推着轮椅带王春明老人“畅游”长安,帮他实现两年多来一直想出去“逛”的心愿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“孩子在外地,我们老两口出不去。”
王春明体型健硕,但早年因病致残,行动不便,常年用轮椅代步。王春明妻子今年74岁,患有腿疾,二人的身高差,让老伴儿推着他出门逛,挺有难度。老人的儿女们在外地工作,常年不回家。前两年疫情原因,王春明也不太敢出门,所以两位老人在家“蜗居”很久。
一直以来,王春明和老伴儿是社区重点关照人群,逢年过节,社区工作人员都会来家里慰问老两口。 “那天去,感觉王叔不太开心,整个人表情黯淡无光。”4月份一天,西长安街社区残联专干赵小亭例行走访,发现王春明好像有心事。在和王春明老伴聊天过程中得知,王春明因为在家“憋”得太久,才郁郁寡欢。
“他每天都问我能不能带他出去逛逛,我说‘我实在推不动你’。他真的很向往外面的世界……”说到动情处,王春明老伴儿抹了一把泪。
“我们带你们出去逛逛吧。我们社区有男同志,力气大,带你们两个都能行。”赵小亭当即决定叫上解泽清等人,在“五一”假期带着两位老人出去逛逛。
“两年没出门,没想到变化这么大”
5月3日一大早,4名身穿“红马甲”的志愿者来到王春明家时,老两口已经穿戴整齐,等待他们。看到王春明老人穿着毛衣毛裤,解泽清提醒老人室外温度偏高,并帮老人把毛衣毛裤换成秋衣秋裤。收拾完毕,他们就带着两位老人出门了。
从小区前往附近的步行街,一路上,王春明很激动,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。步道花坛里五颜六色的花朵、沿街商铺琳琅满目的货品、广场上悠闲打太极的同龄人......稀松平常的一切,在老人眼里都弥足珍贵。
看到广场有“戏迷”唱秦腔,他忍不住要多停留一会儿,还用手打起节拍,嘴里也跟着哼唱起来。
走到广场旁边一处围挡处,他好奇地问志愿者“这是修啥呢”?得知是建设中的地铁15号线工地,老人感慨地说:“两年多没出门,咱长安的变化真大。地铁马上就修到家门口啦,希望我有机会能乘坐一下。”
返回途中,解泽清提出带王春明去商场逛逛,买点日用品。在这个颇为热闹的地方,王春明更是看得眼花缭乱。这热闹的景象和他们“蜗居”在家的冷清形成明显对比,让他一时之间湿润了眼睛。
“以后争取每月都带你们出去逛。”
回到家里,王春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。他说自己就像笼子里的鸟,很高兴能再次出门感受万千世界。“就是辛苦你们了,让你们一直推轮椅,真的受累了。”王春明握着解泽清的手,不停地道谢。
“叔,以后我们争取每个月都带你们出门逛逛,能陪陪你们我们也很开心。”解泽清解释道。
回想起上次见到王春明失落的模样,再看到一路上老人神采飞扬,眼里有光的样子,赵小亭释怀了。
民有所呼,我有所行。正是像带王春明老人出门这样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汇聚成的大爱,温暖着社区居民的心,提升了大家的幸福感。
文/图: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甜甜